根据《关于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104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13〕32号)和《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提高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抓住养老窗口期,促进首都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强化养老服务精准化、数据化管理,实现老年人服务管理新突破,北京市民政局在实施养老助残券变卡工作并取得成熟经验后,于2016年10月在全市正式实施北京市老年优待卡变卡项目,即向全市符合领取老年优待证的人群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北京市老年优待卡,预计完成全市200万张卡片制作与发放工作,以及10余万台用于受理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内公园、公交计次功能的POS机具的布放、改造等工作。
为巩固项目成果,利于项目长期有效运转,做好项目的常态化运维与管理,结合市民政局正在实施的政府职能转移试点方案,市民政局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一家老年优待卡变卡项目运营管理单位,负责北京通—养老助残卡项目的社会化运营管理,其运营管理工作由市民政局进行监管,在最大化提高老年人满意度的基础上,整合我市养老助残服务资源,促进我市养老助残服务产业良性发展。
一、制卡
首批制卡人群:2016年12月31日止满65周岁的老年人;
首批制卡人数:目前,全市已采集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1324861人,其中,京籍老年人1163749人,外埠老年人161112人;
批次制卡周期:40个工作日(两个自然月);
月生产能力:30万张/月;
制卡启动时间: 2016年4月1日;
制卡截止时间: 2016年10月1日;
项目招标日期: 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
后续制卡人群数据推送要求:满65周岁之前半年开始信息采集,每月1次。
二、发卡
预计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由街道发卡,12月31日之前发卡完成。
三、用卡环境
全市公园、公交POS机改造周期为4个月,全市共计约500家公园、1000条公交线路、2.8万辆公交车,7.5万台pos机。
2016年7月1日启动内部小规模公园、公交线路试点(10条公交线路、100张卡)。
2016年10月15日开始,在16个区县100条公交线路上进行试运行。
四、效期管理
由于当前已有50万张存量养老助残卡的公园公交功能即将过期且时间点不一致,为降低老年人投诉,建议从201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启动延期工作,在延期工作启动前,所有存量卡均作为有效卡。
对于京籍养老助残卡,持卡人可在全市任一农商行网点和一卡通指定营业网点进行在线延期;对于非京籍养老助残卡,需持卡人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至全市100个指定网点进行延期。
五、核心业务
建立全市有效持卡人数据库,对老年人制卡数据、农商行挂失/补换卡数据、殡葬数据等多项数据进行综合比对,作为养老助残卡业务及卡片延期的核心管理依据。
六、售后服务
卡片售后服务采用一站式服务方式,卡片的挂失、补换卡、查询等服务统一由农商行提供;针对丢卡、换卡业务采用不同的业务实现方式。
备卡由一卡通提供2万张临时卡放至农商行各营业网点,备卡功能仅限于公园公交计次及养老助残电子券功能。